接力拯救跨越山海 活体珊瑚重现色彩
发布时间:2024-11-22 10:03:53 来源:kok竟彩体育类似
8月28日下午4时,防城港红树林保护协会一位工作人员的手机铃声骤然响起。
手机那头,广西大学海洋学院黄雯博士焦急地告知:崇左市农业农村局在寻找救助活体珊瑚的专业团队。这批珊瑚大部分为石珊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生存状况岌岌可危,需赶紧转移到有海域的城市,并由专业团队进行紧急救助。
原来,这批活体珊瑚在入境崇左市时被发现。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求助,防城港红树林保护协会工作人员感到责任重大。他们了解,仅凭现有的技术力量,难以独自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于是,他们迅速行动起来,寻求外部专业力量的支持。
关键时刻,防城港红树林保护协会联系上了广西海洋科学院的珊瑚专家王欣博士。作为珊瑚礁生态保护与利用创新团队的负责人,王欣博士及其团队一直从事北部湾珊瑚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有齐全的资质和完备的珊瑚养殖设施,在珊瑚保护与繁育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造诣。这是此次紧急救援行动的不二之选。
接到求助电话后,王欣博士没有丝毫犹豫,表示将全力以赴参与救援。经双方紧急沟通与协商,考虑到防城港市相较于北海市距离崇左市更近,且拥有较为完善的海洋生态保护设施,于是决定将活体珊瑚运送至防城港进行救助。国家海洋局防城港海洋环境监测站作为接收地点,负责珊瑚的暂养和后续保护工作。广西海洋科学院则派出专家团队,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与指导。
当日,夜幕降临,在国家海洋局防城港海洋环境监测站里,几位专业技术人员正紧锣密鼓地搭建暂养池。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着珊瑚的生死存亡,他们在和时间赛跑。
此时,王欣博士团队携带相关设备,从北海赶赴防城港。在专家的指导下,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他们利用珊瑚盐调配出适宜的人工海水,用精密仪器检测水中的盐度,并用冰块降低海水温度,模拟珊瑚原生的海洋环境。
同时,他们还安装了蛋白质分离器、过滤系统、循环水泵、打氧机和冷水机等各类维护设备,确保海水能够保持流动、富含氧气且温度适宜,让珊瑚能够在一个接近原生海洋环境的安全空间中生存。
晚上8时30分,暂养池搭建完成,他们开启了珊瑚灯,为马上就要来临的珊瑚宝宝们营造了一个温馨而充满生机的家园。
8月29日零时30分,大多数人已沉入梦乡。但在崇山峻岭与蔚蓝海岸之间,一场生命接力正在紧张进行。夜幕中,运输车从崇左市出发,奔波了200多公里,终于到达国家海洋局防城港海洋环境监测站。
王欣博士团队已等候多时。车门打开的一刹那,他们迅速上前,接过一箱箱沉甸甸的活体珊瑚,有条不紊地安置、处理。首先,要去除珊瑚表面的包裹物,将珊瑚轻轻放入已降温的海水中。降温过水这一步骤至关重要,有助于缓解珊瑚因长途运输升温而造成的不适,帮助它们适应新的水体环境。这些珊瑚有很多品种,包括火柴头珊瑚、尼罗河珊瑚、脑珊瑚、榔头珊瑚、蛙卵珊瑚、皮革珊瑚等。
经降温过水后,救助人员开始将珊瑚逐一放入暂养池中。“在救助活体珊瑚时,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措施。接到委托任务后,我们从始至终小心翼翼地操作着每一个步骤,生怕对珊瑚造成任何伤害。一些受伤严重或健康情况不佳的珊瑚,需要在人工环境中进行更长时间的养护和恢复。”防城港红树林保护协会成员黄宝龙说。
经过5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1000多株活体珊瑚安全地转移到了暂养池中。当最后一株珊瑚被放入暂养池中,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虽然都已疲惫不堪,但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如果这批珊瑚得不到及时救助,可能对海洋生态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接下来,广西海洋科学院的专家们和防城港红树林保护协会继续密切合作,对这批活体珊瑚进行精心照料与保护。”王欣博士说。
起初,活体珊瑚对外界的刺激较为迟钝。跟着时间推移,它们的细微变化开始显现。曾萎靡不振的触手,在不经意间开始有了微妙地舞动。这舞动缓慢而微小,几乎难以察觉,就像是夜空中最微弱的星光,在黑暗中闪烁。
两三天后,变化更明显。部分珊瑚的触手在水中轻轻摆动,仿佛重新感受生命的节律。珊瑚表面颜色也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有的变成了深邃的蓝色,有的呈现出温暖的粉色,还有的泛出浅浅的紫色,渐渐重现了生命的色彩。
王欣博士和记者说,这批珊瑚经过鉴定后,对于属于本地种类的珊瑚,他们将联合有关部门放归自然;属于外来物种的珊瑚将放在实验室内培养,用于科学研究和科普宣传。(文字来源:防城港日报 全媒体记者陆飞伶 廖凌文/图)
王欣博士和记者说,这批珊瑚经过鉴定后,对于属于本地种类的珊瑚,他们将联合有关部门放归自然;属于外来物种的珊瑚将放在实验室内培养,用于科学研究和科普宣传。